时间:2022-10-02 16:29:12 | 浏览:846
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览馆
在义安区,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览馆,远近有名。
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览馆,坐落在义安区钟鸣镇泉栏村舒家店。
今天我跟读者朋友们一起,走进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览馆,详细了解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故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01 首先,我给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下铜陵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与发展的历史。
1
据《中国共产党铜陵历史》(第一卷)、《铜陵县志》等史料记载,皖南是长江南岸的战略要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在这一地区实行血腥清剿。因此,皖南地区的斗争形势极其艰险,新四军和游击队处在日军、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夹击中。他们相互勾结,利用据点林立,对新四军和游击队进行扫荡,频繁袭击。
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皖南特委遵照华中局指示,坚持皖南抗日根据地,并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对敌。
1941年5月间,从皖南突围出来的李步新,受命领导皖南特委,并在无为县江边隆兴洲老鼠集,召开了一次皖南地区的党员大会。铜陵有20余名党员参加了会议。会上皖南特委提出,要打回皖南去,建立自己的政权。皖南特委指示:要以武装为先导,坚决打击汉奸特务。部队为政权开路,政权支援部队,相辅相成。此后,铜陵地区的抗日民主政权,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并发展壮大。
按照皖南特委的指示,铜陵敌后,首先成立了犁桥区区政府,这是皖南成立的第一个区级民主政权,区长陈已新(陈益卿),下辖安平、文沙、柴塘、汀洲、民和、犁桥、栖凤、石佛、流潭、永丰等乡政权。
1941年7月,皖南特委为加强铜陵、繁昌两县的政权建设,经华中局批准,在无为白茆洲成立了铜(陵)繁(昌)行政办事处,主任张开南(张伟烈)、秘书陈中明,下设民政科,科长张世杰;财粮科,科长吴文瑞;公安科,科长姚志健;文教科,科长刘国棣。之后,铜陵敌前,成立了朱村区区政府,区长刘功成,下辖仪凤、天宝、朱村、陶城、新兴、羊山、顺安等乡政府。
1942年6月,由于铜繁行政办事处机关设在江北,敌人封锁了长江,为便于及时指导铜陵、繁昌各区政府的工作,办事处增设了铜陵、繁昌两个行政督导处。铜陵由陈益卿任督导员,陈益卿牺牲后,鲁生继任。
1942年7月,皖中行政公署成立。
1943年5月,铜繁行政办事处改称临江办事处,主任张君武。临江行政办事处,除领导铜陵、繁昌等行政督导处外,还领导无为县沿江一带几个区级政权。
1944年7月,铜、繁两县政权建设迅速发展。为便于领导,皖中行署决定成立铜(陵)青(阳)南(陵)、南(陵)繁(昌)芜(湖)两个县行政办事处,同时撤销了铜陵、繁昌行政督导处。临江办事处不再领导江南地区政权。铜青南行政办事处主任张世杰,副主任刘功成。至此,铜青南办事处所管辖的区域,除日伪据点外,均建有抗日民主政权,它们是凤心、沙洲、五峰、顺安、童埠、何湾、凤凰共7个区政府。
1945年1月,铜青南行政办事处撤销,成立了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张世杰。下设民政、教育、公安、财粮、货管等科,辖7个区级政府。
铜陵抗日民主政权按“三三制”原则组成,即共产党、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皖南事变后,铜陵地区的斗争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环境变得极其恶劣。因此,严格按比例,接纳三分之二的党外人士参加政府工作是有困难的。一些在地方上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的非党人士,害怕遭受日军、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迫害,心存疑惧。这部分人具有两重性,他们愿意并支持抗日,但又不得不屈服于敌人。对这部分人,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予以积极的争取和团结,使他们做到表面上为敌服务,暗地里为我所用。对敌伪,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还运用有打有拉的灵活政策,争取了不少敌伪人员。有时,日伪顽进行扫荡和突然袭击时,这些人就利用他们的关系,及时传送情报,还曾多次掩护和营救我方同志。经过长期斗争的考验和锻炼,有的党外进步人士,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当时险恶的斗争环境中,铜陵县抗日民主政权,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并得以发展壮大,其主要原因是有党的领导,有部队的积极配合,以及灵活地运用了党的对敌斗争的各项方针、政策。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利用各种关系,打入敌人内部,进行分化瓦解。利用敌人内部矛盾,以敌制敌,孤立打击最顽固的分子。除我方控制的中心区外,均允许有两面政权的存在,不少保甲长就是一身二任,既是伪保甲长,又是我方的保甲长。这些保甲长的人选,经我方同意或由我方派党员去担任。
政权的建立以武装为先导。除正规的地方军队外,县、区、乡均建有自卫队。县称大队,区称中队,乡称小队。县、区、乡长兼任县、区、乡自卫队队长,设专职副队长,人数有多有少。此外,还有民兵组织。自卫队除担任警卫、锄奸、配合主力作战外,兼管民兵工作。各个乡、保都按一定的交通路线,设置递步哨。这些遍布全地区每个角落的递步哨网络,不分昼夜,全天候,有情报随交随送。重要路口还设立民兵或儿童团岗哨,监视敌情并检查往来行人。
沿江一带抗日根据地滨临长江,河汊纵横交错,来往停泊船只多。为开展这一地区的工作,1941年上半年,成立了临江船舶管理处铜陵分处,主任郑国柱,下辖胥坝、黄浒、新沟三个管理所。
1944年春,临江船舶管理处铜陵分处,改为江流船政办事处三区,并辖有一排武装的护船队。在武装部队的配合下,组织船民出色地完成了侦察敌情、运送军需物资、护送部队转移等任务,并对过往船只进行检查登记,防止有奸细的混入,真正做到了全民皆兵。
讲到这,也许有读者朋友会问:“你怎么知道的这么一清二楚?难道你是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览馆的讲解员?”
不瞒您说,我不是展览馆的讲解员,我在中共义安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工作多年,从事党史研究,当然对中共铜陵县(今义安区)的历史是比较熟悉的。
义安区所有革命纪念馆什么的,都归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管理。每逢传统节日或重大活动,参观的人接踵而至,络绎不绝。一旦讲解员不够的时候,我就毛遂自荐,充当讲解员。作为主任的我亲自出马,不知内情的参观者,还以为我是党史专家,由我讲解,他们求之不得不是?我虽没有讲解员那么专业,也没有讲解员的颜值,但我非常熟悉铜陵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与发展的历史。每次讲解结束,都能赢得由衷的热烈掌声,足以说明我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下面,接着讲。
铜陵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一方面团结和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巩固和壮大武装力量;另一方面行使民主政权的权力,围绕抗日开展有效的工作,在支援部队、保障供给、安定生活、领导生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1 财经工作
财经工作保障了部队借给。财经工作是保障部队供给的生命线。自1941年铜陵建立政权后,就开展了征收田赋和减租减息及税收等工作。
1941年3月,在铜陵墩上陈成立铜陵敌后税务所,年底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铜陵敌后货检局,局长陈孝铠。
1941年9月,铜陵敌前也在郎坑成立货检局,局长王勇,隶属铜(陵)繁(昌)货检处。
到了1943年春,敌前敌后货检局合并,成立了铜(陵)青(阳)南(陵)货管局,局长余林,下设四个分局。货管主要是与敌区以货易货,即以根据地的竹、木、柴炭、丹皮等土特产,与敌换取生活必需的物品,并征收货物出口税和国统区与敌占区往来的物品过境税。以上各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为部队筹集了钱、粮,还改善了工农群众的生活,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
为了抵制敌、顽区内滥发的储备券和法币,稳定抗日根据地内的金融和经济,皖南专署曾仿照皖江根据地大江银行制版,发行了大江币,回收和抵制贬值的伪币和法币,回收后再统一由贸易机关,投向敌区,购买根据地军需民用物品,深得群众拥护。
1945年9月北撤时,铜陵抗日民主政府再以各种实物,将大江币兑收,避免人民受损失。
02 民政工作
民政工作加强了团结,促进了生产发展,密切了群众关系,支援了前线作战。
做好民政工作,不仅加强了人民内部的团结,有利于发展生产,而且对密切群众关系、解决前方将士的后顾之忧、支援前线作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抗日民主政权的每个乡,都建立了民事调解委员会。每个保设调解员,负责调解民事纠纷,加强了群众之间的团结。兴修水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政府组织成立了变工队、互助组,部队和地方领导带头帮助群众及军烈属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并且还发动妇女为部队做军衣、军鞋,动员适龄青年参军,成立生产合作社,减少了商人的从中剥削。因地制宜地开发了地方土特产品,扩大了与敌区以货易货的贸易。
比如,原本很小的黄浒镇,竟然一跃成为抗日民主政权向敌区出口货物的集散地,盛极一时。黄浒镇码头在货管局、税务局的控制下,也成了抗日民主政权通向长江一带城市的重要口岸,商贾云集。创办工厂,援助了部队。更重要的是,改善了穷苦百姓的生活。以上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对巩固和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03 文教工作
文教工作为地方和部队输送了大批骨干力量。
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对学校的原有教材进行了改造,组织教师编写具有抗日和革命思想的油印教材,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在敌伪区,则采用学生上课时,新、旧教材都放在身边,如遇敌人下乡扫荡或检查时,就藏起新教材,摆出旧教材,以此来迷惑敌人。
也有抗日民主政府直接领导和委派校长、教师的学校,如铜陵舒家店小学。在我方控制的中心区,普办冬学和识字班,对成人进行扫盲教育。有时在主要路口设立识字岗,挂块小黑板,帮助过路行人识字。1944年后大部分地区均使用皖中行署文教处统一编写的教材。1945年在狮子山上还创办了皖南第二联立中学,校长由皖南地委宣传部长张伟烈兼任。这所学校同时在根据地内一切有条件的地区办起了识字班,进行扫盲。有许多同志参加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后来不少师生随军北撤,成长为党的优秀干部。
02 接下来,我给读者朋友们,讲讲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览馆。
2
大家都看到了,上面的照片是一群小学生和老师在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览馆门前的合影。
每年到该展览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中小学生,一批又一批。虽然年龄不尽相同,但决心是相同的: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好本领,长大后报效国家!……
据统计,每年到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览馆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人,累计达10000余人次。
前面已经讲过,1945年1月,根据皖南专署的指示,撤销铜青南行政办事处,成立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张世杰任县长。
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内设民政科、司法科、财粮科、教育科、公安科、货管科和税务局。下辖凤心、沙洲、五峰、顺安、童埠、何湾、凤凰7个区政府和 30 多个乡政府,根据地人口约 17 万人。
讲到这,我必须向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下时任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的张世杰同志生平。
据党史记载,张世杰(1916—1988年),铜陵县太平乡官上村人。少时在家乡上小学,青年时就读于安庆圣保罗高中。
1937年毕业返乡。时值京、津、沪相继沦陷在侵华日军铁蹄之下,张世杰目睹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于旦夕,义愤填膺,与其他爱国人士共同组建了“救亡图存诗社”,以诗言志。曾挥毫写就“莫笑书生心胆怯,杀敌我有笔如枪”的诗句。翌年夏,经章啸衡介绍投笔从戎,赴泾县茂林新四军教导队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奉命回县从事群众抗日救亡工作,担任铜(陵)南(陵)繁(昌)中心县委领导的铜陵一区区委书记。由于他熟悉县情,又善于做群众工作,使该区党组织发展很快,仅3个月时间,敌后就村村有党员。
1939年9月任中共铜陵县委书记。此间,他致力于组建抗日武装和补充新四军兵源工作,巩固和发展群众抗日组织,并使之发挥作用。张世杰爱憎分明,毫不徇私。有一次,太平乡群众将运粮资敌的陈××扭送县委处理,陈的家属托张世杰的父亲张西园去说情,张世杰斩钉截铁地说:“老子来了也不放!”,坚持秉公处罚。在日军推行“以华治华”组建维持会期间,张世杰针锋相对,以县委的名义提出“谁要组织维持会,谁就是汉奸,必须严加制裁!”以震慑为虎作伥的地痞、流氓和劣绅,并号召群众“宁可死,不可当汉奸”,恪守民族气节,鼓舞群众斗志,掀起一场群众性的反对建立维持会的运动,延缓了伪政权的建立,甚至使一些以后建立起来的维持会也成为“两面政权”,一面敷衍日军,一面为我利用。这一时期,铜陵地区的抗日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高潮。
1940年春,张世杰任皖南特委巡视员,先后去南(陵)芜(湖)宣(城)县委和青阳县开展工作,发展党的组织。同年,担任皖南特委秘书长兼军事部副部长。
1941年1月随新四军军部北移。在“皖南事变”中,张世杰弹尽粮绝后突围时被俘。在江西上饶集中营被囚的3个多月里,他虽受尽折磨,头发脱落,身体虚弱,仍参与狱中难友与敌人进行的斗争。后来,他机智逃离后,辗转赣、闽、浙、苏、皖,历经艰险,最终抵达无为县找到党组织,重返新四军七师根据地。同年冬任中共铜陵敌后县委书记。
1945年1月,铜陵县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张世杰任县长。他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对少数怙恶不悛的汉奸则果断诛除。同时,积极发展敌后武装,重视税收工作,保障根据地经费供给,带领群众开展“二五减租”斗争,并对农村借款利息进行控制,减轻了群众负担,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当县政府财政开支一时遇到困难,张世杰写信请他父亲张西园想方设法纾困。张西园则用50担大米换回一些钱,及时予以资助,缓解了困难。是年上半年,铜陵抗日根据地处于日军、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三面夹击中,斗争形势相当严峻。国民党军一九二师和南陵、铜陵、青阳县常备大队,向铜陵地区大举进攻,驻铜陵边界水龙山一带的新四军临江团和铜陵大队英勇还击。在战斗中,张世杰积极组织民兵送粮、运弹药、抬担架、送情报,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取得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世杰随军北上,任第三野战军第六纵队五十一团政委,辗转苏北、山东,参加了鲁南、淮海战役。在山东郓城,张世杰率领的五十一团因出色完成了阻击国民党王牌新五军的任务,受到第三野战军陈毅司令员来信嘉奖。
1949年4月20日夜,张世杰随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堑,抵达铜陵县胥坝,越夹江,占犁桥,解放顺安,挺进皖南。4月21日,铜陵全境解放,铜陵县城成为江南解放的第一座县城。
1950年始,张世杰从事国家外事工作,历任驻捷克使馆一等秘书,驻匈牙利、阿富汗使馆参赞,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第一亚洲司副司长。1959年,任驻尼泊尔使馆大使。他灵活执行外交政策,使中尼两国关系比较融洽。1960年冬,张世杰以驻尼大使和中尼边界谈判的中方首席代表身份,不负祖国的重托,终使两国长期未能解决的边界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受到两国领导人的称赞。此后,曾任北京市人委副秘书长兼外办主任、外交部总务司代司长、外交部办公厅主任,驻索马里、西班牙使馆大使等职。
1985年离职休养,1988年9月15日病逝于北京。
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在皖南地区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
根据党中央提出的“三三制”民主建立政权方针,即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政权制度,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政权建设过程中,团结爱国民主人士参加政府工作。县、区、乡政府中都有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注意做好不同层次的民主人士的统战工作。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还召集开明士绅会议,向他们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民主政策。多数知名人士、开明士绅都被抗日民主政府争取过来,积极投向抗日运动。
星转斗移,沧海桑田。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房屋破损严重。
200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原铜陵县委、县政府决定,翻盖修缮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作为铜陵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据了解,当年翻盖修缮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坚持以下指导思想和原则:
坚持真实性原则。
坚持识别性原则。
坚持安全性原则。
翻盖修缮前的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览馆内,展出的170余幅图片和实物,是老一辈亲见亲历的,内容翔实、生动、具体。这里又是中共皖南地委、皖南军分区与皖南支队机关的驻地。
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览馆内
1990年8月,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览馆,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11月,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览馆,被公布为铜陵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者:王先锋
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览馆在义安区,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览馆,远近有名。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览馆,坐落在义安区钟鸣镇泉栏村舒家店。今天我跟读者朋友们一起,走进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览馆,详细了解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故事,接受革命
水母网10月2日讯(YMG全媒体记者)10月1日下午,副省长、市委书记江成到烟台规划展览馆、芝罘区调研。他强调,要加强规划引领,提升功能品质,着力打造精致城市;突出产城融合,推动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加快实现中心城区精彩蝶变。市委常委、副市长
右玉精神展览馆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右玉人民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右玉精神。 (资料图片)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是塞上绿洲。在右玉,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灿烂的人文精神汇集,赋予了这座塞北小城厚重、美丽、鲜活的独特魅力。在右玉精神展览馆,一幅幅图片、一
本报讯 2月23日,在泽州县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张军当选为泽州县人民政府县长。2月23日,在高平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原健当选为高平市人民政府市长。2月23日,在陵川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杨晓雷当选为陵川县人民政府县长。2月24日,在沁水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博大精深文化内涵,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由平顶山市湛河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湛河区人民文化馆承办的“翰墨颂湛河”书法、绘画作品展览活动于9月22日在湛河区马庄街道电力社区举行。本次活动共展览书法
市民在观看展览。9月24日,“才聚濮阳智创未来”首届濮阳人才日(周)展览在龙城广场展出。展出时间为9月24日至30日。本次展览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和市人才发展集团联合承办,旨
为推进我市智慧公安建设,宣传警用无人机应用知识技能,进一步提升全市公安机关应用科技服务支撑实战的能力和水平,9月23日,市公安局信息通信科组织举行警用无人机展览,市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华晓东及全市百余名公安民警参加。展览主要展示了大疆警用无人
9月25日下午,喜迎二十大书画展——高峻岭中国水墨书画系列展览开幕仪式在开封市双龙巷张钫故宅·无我山房艺术馆隆重举办。本次展览活动由开封市美术家协会进行学术指导,开封市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开封市文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开封市应用科技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9月22日,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隆重启幕,6大主题展览两场论坛,600多家文旅单位,灿若星河的文旅展品汇聚一堂,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着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和非凡魅力。在这里,琳琅美物与运河文化的相融交织,传
光影记录历史,展览助力保护。9月12日,“守护八百里皖江”公益图片展在铜陵市万达广场举办。该展览通过30余幅的真实生动的图片,向市民呈现了检察机关和有关行政职能部门近年来开展的长江保护措施以及成效,以唤醒广大市民的长江生态保护意识,营造共护
序厅大型装置“以礼立人”使用简牍卷轴形式展开长卷 山东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序厅大型装置“以礼立人”使用简牍卷轴形式展开长卷 山东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中新网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日前举办的
记者 连宁燕9月30日上午,由山东省社科联、中共威海市委宣传部主办,威海市社科联、威海市博物馆承办的“奋进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社科普及主题展览于在威海市博物馆开展。展览分为“品金句 悟思想”“奋力走在前列”“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威海市社科
2021年5月5日,以“内外兼修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30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以下简称“中国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浦东)正式开秀。时隔一年,全球两轮车业界终于再度大相聚、共谋产业发展大计、新一轮商贸交流再度开启。2021年,是举办中
9月7日-9日,第一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峰会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峰会期间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合作企业将入驻峰会展区,向国内以及东盟地区受众进行企业展览,中茶窖藏六堡茶受邀参加本次展览,为各国朋友带来了袅袅的六堡茶香。展会上,中茶窖藏六
2023中国成都国际锂电池技术设备展览会2023 China Chengdu International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Exhibition时间:2023年7月13-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