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14:00:55 | 浏览:999
来源:黄河新闻网
俗话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说的就是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境内古迹繁多,蕴含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据史书记载,上古时期尧建都平阳,之后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史书中最早出现的“中国”,指的就是上古虞舜时代的山西南部。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在山西留下53875处不可移动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位居全国第一;世界文化遗产3处,位列全国前茅。所以才有“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的说法。
西侯度遗址——目前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
西侯度遗址为目前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目前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西侯度遗址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遗址中带切痕的鹿角和动物烧骨的发现,昭示出他们已将“火神”征服在脚下,显露出“万灵之灵”的神韵。1988年西侯度遗址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陶寺遗址——中国最早的文明诞生地之一
位于襄汾县汾河以东、塔儿山西麓,距今4500—4000年左右,是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之一。这里的窑洞、居址、水井及等级分明的墓葬、龙盘、鼍鼓、特磬等重要礼器,预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诞生。有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
晋侯墓地——夏商周断代工程最有力的科学证据之一
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是西周重要的诸侯国晋国君主及其家属的墓葬,埋葬时代几乎贯穿于整个西周时期。在这里发现了古朴凝重的青铜器、华美典雅的玉器和气势壮观的车马坑,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了最为有力的科学证据,1992、199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晋侯墓地玉器——迄今发现西周等级最高的玉器
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的玉器种类繁多,装饰华美,是迄今为止所发现西周时期等级最高的玉器。晋侯墓地玉器的发现,为研究西周墓葬玉器组配的发展演变规律和男女用玉制度的等级差异提供了最完整的资料。
西周刖人守囿铜挽车——西周最有代表性的青铜作品之一
西周刖人守囿铜挽车,1989年山西省闻喜县出土。这是一具有两个大轮、四个小轮,既可挽环牵引,又可手推转动的挽车。车的顶盖上一只蹲猴神气活现,周边布列4只候鸟,车身周围虎、熊奔窜,车前挡部位一“刖人”守护囿门,准确地反映了“域养禽兽”的苑囿之景。这件青铜器上能活动的地方达15处之多,是西周时期在青铜铸造工艺和机械制造水平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镬鼎——春秋时期最大的鼎
太原南郊金胜村的晋国赵卿墓,是迄今为止所见春秋时期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资料最完整的晋国的高级贵族墓葬。在这座积石积炭的墓葬当中,出有一件高近1米,口径1.04米的镬鼎。圜底形的深腹下面,接有三条粗壮的兽蹄足,足根饰高浮雕的兽面纹,腹饰夔龙、夔凤和蟠螭纹。器形硕大雄伟,造型古朴浑厚,鼎腹足可盛一肥牛,是迄今所见春秋时期最大的鼎。
太原娄睿墓壁画——北齐绘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娄睿墓由地面封土、墓道、甬道及墓室组成。墓内满绘壁画,现存200余平方米。所绘内容为墓主人生前豪华显赫的生活场面及死后飞升天界的空幻境界。该作品完全摆脱了秦汉以来壁画墓的刻板程式,采用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添补了我国美术史上北齐绘画的空白。
太原隋代虞弘墓——东西方文化交流最珍贵的资料
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是我国第一座经过科学发掘、有准确纪年、并有着完整丰富中亚图像资料的墓葬。其汉白玉石椁上雕刻图案中的人物服饰、器皿、乐器、舞蹈内容以及花草树木,均取材于波斯和中亚诸国,有些画面有明显的袄教内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反映中亚古国和东西文化交流最集中、最丰富、最珍贵的实物资料。
黄河蒲津渡遗址——盛唐时期最大的桥梁工程
唐代黄河古渡口蒲津渡遗址,位于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是当时最大的桥梁工程。考古发现的牵拉桥的遗物有铁牛、铁人各4尊及铁山、七星铁柱等镇河之物,所用铸铁耗去了唐代当时年铁产量的1/4,展现了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冶铸技术等方面的高度成就。
五台佛光寺东大殿——中国现存最早的殿堂型建筑实例
我国现存唐代殿堂型构架建筑中最古老、最典型的实例。大殿构架由屋深柱网、铺作层和屋顶梁架三部分叠加而成,七铺作斗拱纵横恣肆,威压四方,是现存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挑出层数最多、距离最远的一个实例,也是我国集唐代建筑、彩塑、壁画、题记、经幢于一殿的孤例。
大同华严寺天宫楼阁——中国仅存的辽代建筑模型
在气势恢宏、形制古朴的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置有重楼式藏经柜38间,在两组柜间上层飞架天空楼阁5间,木构玲珑剔透,雕刻精绝,是国内仅存的辽代建筑模型。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它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芮城永乐宫壁画——中国元代最杰出的壁画作品之一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位于山西省芮城的永乐宫,其艺术价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画,它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整个壁画共有1000平方米,分别画在无极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里。其中三清殿是座主殿,殿内壁画共计403.34平方米。画面高4.26米,全长94.68米。
大同九龙壁——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琉璃照壁
大同九龙壁,建于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该壁东西长45.5米,壁高8米,厚2.02米,长45.5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龙壁,堪称中国九龙壁之首。
平遥古城——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古城内的宫观衙署、商号铺面及四合院式住宅与城墙,原汁原味地保存了明清时期汉民族城市的所有特征,完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宗教发展的情况。
洪洞飞虹塔——中国现存最完整的琉璃古塔
飞虹塔位于山西洪洞县东北部霍山的广胜寺,始建于汉代,前身是阿育王塔。飞虹塔是五座佛祖舍利塔和中国现存四座古塔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留有工匠题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现塔为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始建,嘉靖六年(1527年)完工,历时12年建成。它和曾在这里珍藏的《赵城金藏》、水神庙元代壁画,并称为“广胜三绝”。
解州关帝庙——中国最大的武庙
解州关帝庙为我国武庙之最,始建于隋,历史上数次被毁,现存为清代所建。解州关帝庙总面积22万平方米,共有房舍200多间,分为正庙和结义园两部分,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庙内悬挂有康熙御笔“义炳乾坤”、乾隆钦定“神勇”、咸丰御书“万世人极”、慈禧太后亲书“威灵震叠”等匾额。
来源:黄河新闻网俗话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说的就是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境内古迹繁多,蕴含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据史书记载,上古时期尧建都平阳,之后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史书中最早出现的“中国”,指的就是上古虞舜时代的山西南部。上下
中华明源远流、博精深,是中华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化创新的宝藏。作为华夏明起源中区域之,不仅证着中国历史的变迁与发展,且度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从旧器时代发端,历经尧舜禹和夏商周数千年的演
作为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帝国,整个玛雅坐落在奇琴伊察的卡拉科尔观象台。这座令人仰止的建筑,一度遭到考古学家质疑:他们认为这是一座献给风神的神庙。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通常,玛雅文
俗话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说的就是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境内古迹繁多,蕴含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据史书记载,上古时期尧建都平阳,之后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史书中最早出现的“中国”,指的就是上古虞舜时代的山西南部。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齐齐哈尔市龙沙区积极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圈”,盘活整合街区、商区、园区、厂区、校区、楼宇、滨江岸线、公园绿地、交通枢纽、服务窗口、教育基地等资源,构建全覆盖、出户可及、群众便利的15分钟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网络,持续拓展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特
为了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前进区人民法院组织干警积极参与为期3个月的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宣传交通法,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以文明出行的实际行动去感染身边的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育銮 通讯员 曾颖近期,坪山区马峦街道开展青年职工技能培训、职工运动会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居民生活,以文明之光照亮群众幸福之路。开展“除四害”卫生宣传活动,打造健康生活环境为切实做好爱国卫生宣传教育,近日,江岭社区
三星堆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神秘的明文,挖掘几十年人们也不能彻底了解真正的三星堆文明。距今4000年到3200年前,鸭子河畔,三星堆古城建立,高耸坚固的城墙框出了神秘的三星堆古城。作为古蜀文化,三星堆遗迹的发现被人们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
说起玛雅文明,它是人类文明历史上最著名的文明之一,可是玛雅文明已经消失在历史中了,只剩下遗址遗址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中部。 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始建于公元514年,曾是古玛雅帝国最大最繁华的城邦。 城邦的主要古迹有: 千柱广场,它曾支撑巨大
为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切实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增强群众出行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近日,在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前后,白银多举措开展“文明守法·平安回家”主题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奏响安全文明出行主旋律
历史悠久的火不思,出现于公元前1世纪初,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人民创制的一种弹弦乐器。火不思一词为突厥语“qobuz”的音译,约于唐代从中亚传入中国,又名“浑不似”“和必斯”“虎拨思”“琥珀词”“吴拨思”“胡不思”和“胡拨四”等(均为蒙语音
提到意大利的标志性建筑,大家都会想到古罗马斗兽场——这个由4万名战俘历时8年时间建造,于公元80年建成的建筑奇迹,当年可以同时容纳5万名观众观看角斗士表演。作为意大利最热门的景点,斗兽场外每天都围着长长的游客队伍斗兽场内部,上方是看台;下层
来源:环球时报在16日与英国首相约翰逊举行会晤之前,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通过媒体要求英国返还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石雕。他表示,在与约翰逊会晤时将当面提出这一诉求。由此,旷日持久的“希英文物之战”又掀高潮。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在历史上掠
原标题:智慧博物馆:让观众感知文物的温度对于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来说,智慧博物馆是一个时尚的话题,它源于人们对博物馆和社会发展提出的同步需求。智慧博物馆是博物馆和公众双方达成的意愿共识,之于博物馆,是丰富的藏品要以更多元的空间及方式进行展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