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3 00:54:00 | 浏览:140
卑诗华裔博物馆惨遭华人新媒体平台无视
距离卑诗华裔博物馆在温哥华唐人街购入永久馆址已有近两个月时间了,但让笔者感到惊讶的是,对于本地华人社区堪称里程碑意义的如此大事,除了华文媒体认真履行职责,对相关事宜展开深度分析和报道外,诸如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华人用户的反馈几乎可以用鸦雀无声来形容。
要知道随着小红书的强势崛起,现在已然成为温哥华年轻一代华人流行的打卡和社交工具,哪里新开了中餐馆,哪家奢侈品店的包包有折扣,哪座公园适合野餐,你都能第一时间看到华人用户的纷纷追捧,生怕自己被朋友或闺蜜吐槽老土和落伍。
除了小红书外,包括温哥华华人最常使用的微信和本地华人论坛APP,随处可见的内容不是生活分享吐槽,就是岁月静好,唯独看不到有人去关心卑诗华裔博物馆进展,仿佛这件事与自己没任何关系。
有人说温哥华是文化沙漠,可笔者看到的景象却是,无论是四年前的泰坦尼克号出土文物展,亦或疫情期间的梵高名画数字化展览,火爆程度甚至到了一票难求,说明华人对于博物馆还是有很大精神需求的。
也有人说卑诗华裔博物馆毕竟没有完全开放,要等到2023年才行,然而这一说法同样也不成立,因为博物馆的首个展览项目《一席之地:卑诗省与华人的迁徙》已经借助温哥华唐人街汉升体育会大楼的场地推出,与是否完全开放没有直接关联。
很显然,卑诗华裔博物馆被名字中的华裔自身打入冷宫,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卑诗华裔博物馆馆址 图自cbc
亚裔歧视的根源就是华人贡献被刻意抹杀
自从2020年3月新冠疫情在加拿大蔓延开来,虽然温哥华总人口只有70万人,但当地警方接到的针对亚裔仇恨犯罪的报警总数居然比美国人口排名前十的城市报案总和加起来还多,为此彭博社通过冠名温哥华为北美种族歧视之都来批评政府的不作为。
无独有偶,另据加拿大统计局3月17日在内部刊物《法学统计》上发布的报告显示,新冠疫情发生后,全加种族仇恨犯罪,尤其是针对亚裔社群的仇恨犯罪出现大幅增长,增幅达到可怕的301%,远远超过针对原住民的152%和针对黑人的92%。
上周末笔者在旁听由中国团结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加中友好论坛讲座时,中国驻卡尔加里总领事陆旭女士可谓是一语中的,即加拿大歧视亚裔实际上针对的就是华人群体,并且从早期由轻视导致的歧视,正朝着当前由敌视导致歧视的方向演化,另外华人劳工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建设付出了重大牺牲,可换来的却是征收2300万加元的华人人头税和排华法案,以及太平洋铁路纪念碑碑文只字不提华人劳工的贡献。
卑诗华裔博物馆为下一代生存打下坚定基石
记得在疫情发生以前,有一件事笔者感触颇深,那就是本地华社精英丁果先生,张康清先生和张译元女士合著《加拿大的中国基因》一书并选择在加拿大建国150年举行新书发布会。当年笔者在现场采访的时候,犹记得丁先生说过在加拿大的建国历史中,华人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除了耳熟能详的修铁路促进东西两岸统一和二战参军抗击法西斯争取公民权外,原住民与华人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纵观加拿大历史血液中从一开始就循环着华人基因。华人要把自己当成加拿大社会的主人,以主人的心态为社区奉献和建设。
如果说上面讲的都是书本知识外,卑诗华裔博物馆那可是实打实的文物珍藏,特别是现任省府投资金额达2750万加元,比起前朝省府对华人历史传承项目的区区100万加元打发,赶不上三天印度宝莱坞电影节的1200万加元巨款,真的是传说中的天壤之别。
值得一提的是,卑诗华裔博物馆馆舍是昔日温哥华唐人街最悠久的建筑物永生号大楼 ( Wing Sang Building ),而大楼主人是被誉为唐人街非官方市长的叶春田。叶春田在政治上支持康有为保皇,不惜和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党人华侨对峙,但当1907年白人种族主义者打砸抢唐人街的时候,双方旗下店铺都是受害者,人家只认肤色不认政治倾向,就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借鉴。
对于那些全家或者下一代已入籍的华人而言,加拿大就是永久的家园,中国退路已经行不通,如果没有入籍,哪怕是前来工作的领事馆官员和中资机构员工,只要是长期呆在温哥华,第一件事最好是参观卑诗华裔博物馆,以示不忘初心。
最后笔者还有一个小小的期待,卑诗华裔博物馆除了要讲好华人故事外,也要积极展开学术研究,譬如新世纪在北美原住民旧地发现的大明宣德金牌,以及郑和部下洪保墓志提到的与天方国部落疑似美洲原住民交流等等,对于证明华人基因能起到积极作用,毕竟再有种族主义者叫嚣所谓滚回中国之时,华人可以大声回呛我们也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据CBC报道,格蕾丝·黄(Grace Wong)的华人父母有一个和很多人不一样的移民故事。她的父亲在20世纪20年代初从祖国来到加拿大,经过几次往返,他在祖国娶了她的母亲,并生了一个儿子。他回到温哥华,但由于当时的反亚洲移民政策,多年来他都
6月2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智慧博物馆论坛”主题研讨活动,会议以“科技让我们遇见更美好的未来”为主题,北京建筑大学侯妙乐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明全教授和周蓬勃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黄明玉教授、首都博物馆赵婧、浙江大学授郑霞教授、陕西师范大学
安塔利亚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其就有人类的活动。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就曾提到过这一地区的一些人物。安塔利亚博物馆展示了从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再到迈锡尼文明,古典时期和希腊时期,一直到拜占庭时期的物品,可谓一次时光旅行。就算只是为了安塔利亚博物馆
澎湃新闻记者 张颖范隆博物馆位于阿姆斯特丹的中心地带的Keizersgracht运河边,建于1672年。它的第一位主人是伦勃朗的学生,荷兰画家Ferdinand Bol (1616-1680)。1884年,Hendrik van Loon买
圣母百花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位于佛罗伦萨,它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标志性建筑。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钟塔与洗礼堂构成,1982年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
多彩的气候、地貌,深邃的古印第安文明,神秘的玛雅预言,繁华的现代都市,这些多元素构成了南美洲最具色彩的城市——墨西哥。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到墨西哥最佳的旅游时间,墨境内多为高原地形,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万木常青,故享有“高原明珠”的美
位于老城中的尼科西亚莱文蒂斯市政博物馆建于1984年。作为塞浦路斯首家历史博物馆,该博物馆的展品展现了尼科西亚从公元前3000年的铜器时代到今天的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这是5月18日在塞浦路斯尼科西亚莱文蒂斯市政博物馆内拍摄的展品。 新华社记
新华社照片,尼科西亚,2022年5月18日(国际)(5)国际博物馆日:走进尼科西亚老城中的博物馆这是5月18日在塞浦路斯尼科西亚莱文蒂斯市政博物馆内拍摄的展品。位于老城中的尼科西亚莱文蒂斯市政博物馆建于1984年。作为塞浦路斯首家历史博物馆
新华社照片,尼科西亚,2022年5月18日(国际)(4)国际博物馆日:走进尼科西亚老城中的博物馆这是5月18日在塞浦路斯尼科西亚莱文蒂斯市政博物馆内拍摄的展品。位于老城中的尼科西亚莱文蒂斯市政博物馆建于1984年。作为塞浦路斯首家历史博物馆
新华社照片,尼科西亚,2022年5月18日(国际)(1)国际博物馆日:走进尼科西亚老城中的博物馆这是5月18日在塞浦路斯尼科西亚拍摄的尼科西亚莱文蒂斯市政博物馆外景。位于老城中的尼科西亚莱文蒂斯市政博物馆建于1984年。作为塞浦路斯首家历史
新华社照片,尼科西亚,2022年5月18日(国际)(2)国际博物馆日:走进尼科西亚老城中的博物馆5月18日,人们在塞浦路斯尼科西亚莱文蒂斯市政博物馆内参观。位于老城中的尼科西亚莱文蒂斯市政博物馆建于1984年。作为塞浦路斯首家历史博物馆,该
新华社照片,尼科西亚,2022年5月18日(国际)(3)国际博物馆日:走进尼科西亚老城中的博物馆这是5月18日在塞浦路斯尼科西亚莱文蒂斯市政博物馆内拍摄的展品。位于老城中的尼科西亚莱文蒂斯市政博物馆建于1984年。作为塞浦路斯首家历史博物馆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黎巴嫩贝鲁特国家博物馆免费对本国公民开放。该博物馆是一个考古博物馆,建成于1937年,1942年正式对外开放,藏有文物约10万件。图为人们在黎巴嫩贝鲁特国家博物馆内参观。新华社发位于老城中的尼科西亚莱文蒂斯市政博物
5月18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游客参观澳大利亚国家海洋博物馆。澳大利亚国家海洋博物馆位于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市区的达令港的海滨地带,是悉尼地区最热门的景点之一。博物馆按照不同的主题介绍了原住民文化、冲浪运动、商业航海和海军舰船等,充分体现澳大
作者:闻廷国际国家宝藏这个节目让中国各大博物馆的国宝们“火”了起来,带领着大家了解国宝背后的故事,充满了历史文化感。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博物馆都那么厚重,世界上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博物馆来满足普通人的猎奇心,说不定有收藏癖的你自己以后也能开一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