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12:10:45 | 浏览:1570
在七彩云南中部,美丽的抚仙湖畔,埋藏着一个世界级的化石宝库,它见证了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探索生物多样性起源和演化,以及人从哪里来的重要宝地,是展示生命共同体的天然载体。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共同探寻澄江化石地,感受古生物的神奇与魅力。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云南澄江抚仙湖北岸有一片丘陵,因形似草帽而得名帽天山,也是被国际科学界誉为“世界级的化石宝库”——澄江生物群首发点所在地。
1984年7月1日,古生物专家侯先光在帽天山发现一块长尾纳罗虫化石,至此敲开了一扇洞察寒武纪早期生物的生命之门。
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申遗成功,成为中国首个、亚洲唯一、全球仅有三处的化石类自然遗产。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澄江化石地为探索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非常独特的资料,几乎所有的现生动物的祖先都能够在这里找到,包含20个门类、300多个物种。”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馆员、古生物学硕士欧伟权说。
寒武纪是地球生命演化的一个分水岭,地球上各种生物在寒武纪突然大量涌现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它是地球生命演化历史中的关键事件,澄江化石的发现是见证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重要实证。
“在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地球在短短四千万年内或者说在不到百分之一的时间里,爆发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动物门类,古生物学家就将这个事件称之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澄江生物群所代表的寒武纪大爆发,第一个是物种的爆发,另外一点就是动物器官的诞生,在寒武纪之前,我们几乎是看不见动物的眼睛、嘴巴、运动器官。但是到了寒武纪,5.18亿年前的澄江生物群,动物的器官已经诞生。”欧伟权说。
在澄江化石地,昆明鱼化石的发现,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脊椎动物,为“从鱼到人的演化”提供重要依据。
复原的“昆明鱼”图片
“因为我们人类是脊椎动物,而发现最早、最原始的脊椎动物就是昆明鱼,也正是因为昆明鱼进化出了脊椎,它才能依靠脊椎进化出附着在脊椎周边的肌群以及它长出四肢,然后可以登上陆地,直立起来奔跑行走,才能进化出今天的人类,所以说人最早的祖先是脊椎动物昆明鱼。”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馆员策展人朱志说。
近些年,科学家们在澄江化石地上获得大量研究成果,破解了达尔文“寒武纪大爆发如何缔造谱系树”“人类远祖的躯体构型及更多基础器官在何时、由何种低等动物创造并传渊而来”的世纪谜题。
作为世界级的古生物化石圣地,澄江化石地是讲述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的重要窗口,是探索人从哪里来的重要资源,是展示生命共同体的天然载体。
复原的“奇虾”图片
复原的“云南虫”图片
“因为澄江化石很小,只有几厘米那么大,不直观,我们为了把它更好地展示给观众,运用了ct扫描、全息投影以及互动感应,运用大量数字化原创性地制作了非常高清的寒武纪古生物的动画的效果,让它‘复活’过来,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它当时的生存环境、生活状态以及身体结构,可以让大家在博物馆参观就仿佛置身在一个寒武纪的世界里面。”朱志说。
为集中展示澄江化石的科研和保护利用成果,投资6.66亿元开工建设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该馆包括主馆、科研中心、研学中心、专家楼、文化创意中心等,采用VR、AR、OLED柔性屏幕等现代光电技术和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诠释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
自2020年8月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开馆以来,截至目前参观人数已达120余万人次,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云南网通讯员杨洪龙王涵摄影报道
云南网讯 据云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近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澄江县,设立县级澄江市,以原澄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澄江市的行政区域,澄江市人民政府驻凤麓街道凤翔路北26号。澄江市由云南省直辖,玉溪市代管。
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合伙人梁卫彬博士表示:“随着中国生物大分子制药行业快速发展,新药研发支出将持续快速增长,CDMO服务在药企产品管线推进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看好皓阳生物的团队深耕技术、坚持创新、与时俱进的创业者精神,并希望他们坚持研发导向,不断突破生物制药领域新的技术,快速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分子CDMO公司。”
近日,生物多样性这个全球性议题,随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第十五次会议(COP15)的成功召开,成为了国民的关注焦点。而崂山作为青岛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森林公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
来源:中国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在中国昆明举行。会议将全面总结国际社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谋划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蓝图,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8月20日,广大市民游客抓住暑期最后的假日时光,带着孩子前往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参观5.18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见证——澄江生物化石群,开启地球生命回溯之旅,探索生物多样性起源和演化的历史印记。澄江化石地世界
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论文中国专家牵头的一个团队近日在《自然·通讯》杂志发表一篇论文,指出很多现存生物物种可能源自中国云南澄江的一个浅水三角洲。这篇论文题为“澄江生物群栖息于三角洲环境”,是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马
在七彩云南中部,美丽的抚仙湖畔,埋藏着一个世界级的化石宝库,它见证了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探索生物多样性起源和演化,以及人从哪里来的重要宝地,是展示生命共同体的天然载体。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共同探寻澄江化石地,感受古生物
图为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内的一块古老地层。 缪超 摄图为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内的一块古老地层。 缪超 摄中新网玉溪6月3日电 (缪超)“澄江化石地众多的地质证据代表化石保存的最高质量,展示了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完整的记录,是距今5.18亿
来源:清风云南澄江市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海口镇对1棵被列为名木古树的滇朴、路居镇对1棵被列为名木古树的黄连木管护不力,导致2棵名木古树1死1损伤问题。 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该市纪委监委给予海口镇政府和镇长、分管副镇长通报问责,并责成镇政
生活的节奏压得你闯不过气不如去澄江来个闲庭信步!高古楼网友@节俭过日子分享自己的一村两镇澄江游首站:马房村荷花田停车费10元,门票无。收费的大哥说收这费你可以停一天!哎,停车场就是一块积满泥巴水的空地。游客也就三三两两,难道这里能玩上一天?
我市上榜全国康养100强县!澄江市上榜全国康养100强县今年5月《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0)》在北京发布重磅推出2020年度中国康养可持续发展20强市和100强县澄江市名列其中所谓的康养城市是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
“撤销澄江县设立抚仙湖市”曾在今年早些时候被列入云南玉溪市2019年政府重点工作,不过,云南省政府最近一次常务会议却未再提“抚仙湖市”,改称为“澄江市”。据5月14日《云南日报》报道,5月13日,省长阮成发主持召开第十三届省人民政府第38次
《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 美名系列之——玉溪·澄江市山水澄江澄江市,地处云南中部位于云南省省会昆明市东南面距昆明52千米,距玉溪市87千米国土面积约755.95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3.4%水域面积占18.6%,坝区面积占8%澄江
当湖光粼粼的湖面泛起涟漪映出的影子变得模糊一颗烦心也随之清零看着群山围绕的湖泊吃着醇香的“澄江美食”闻着诱人的水果香一种惬意和浪漫的感觉油然而生抚仙湖,一半是人间,一半是天堂。外来客和当地人在这里抬头不见低头见。 抚仙湖一个掉落在人间的仙境
玉溪澄江县撤县设市基本已成定局,但县改市之后到底用哪个名字,各方面争议却比较大。抚仙湖本身比澄江县的名气大澄江县最早撤县设市的方案中,原计划使用抚仙湖市的名字。2017年11月,澄江县召开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会议审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