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16:15:59 | 浏览:2003
2019年11月份,我与朋友几人为了寻访滇西抗战遗存,从大理驱车到了龙陵,在去之间也没做太多功课,只知道龙陵抗战是整个滇西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概的做了一些知识储备。
我们都知道,从1942年5月4日日军占领龙陵起,至1944年11月3日收复龙陵止,整个龙陵抗战历时两年零六个月,是滇西反攻作战中,耗时最长,牺牲最大的攻坚战,也是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役。
▲龙陵抗战纪念馆浮雕墙〔摄影:渔夫〕
其中1944年的“三攻龙陵”战役,系整个滇西反攻战中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要塞争夺战。
在长达4个多月的战斗中,中国远征军先后投入了11.5万人兵力,经过三次拉锯争夺,历经大小战斗数百次,共歼灭日军10640人(除400余名残敌突围后溃逃芒市外,其余被全歼),而中国远征军为此付出的伤亡代价则为29803人,不可谓不惨痛。
克复龙陵后,日军赖以盘踞滇西的强固阵地均被扫除,日本侵略者被驱赶到了芒市一线(今德宏州境内)的一马平川之地,再无险障,滇西胜利大局自此已定。
关于龙陵的历史遗存,大家耳熟能详的必然是松山战场遗址和惠通桥,但既然龙陵地处滇缅公路的咽喉的位置,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是中日双方交战的核心地区,留存至今的遗存,也远远不止上面两处。
▲展厅内堆积如山的弹壳〔摄影:渔夫〕
为纪念龙陵抗战而建设的龙陵抗战纪念馆,就是一个很好的能通观龙陵抗战主要事件和人物的最佳场所。
纪念馆是于2004年11月3日滇西抗战龙陵之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落成并免费对外开放,后又经过2015年的升级改造,就成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样子。
整个纪念馆占地7.8亩,主体为两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486平方米,整个展厅面积460平方米,其中常设展仅一百五十余平。
一百多平的展厅面积,想讲好整个龙陵抗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这个馆在展示方面走了一条独特的路径——更突出沉浸式的感官体验。
▲博物馆展厅〔摄影:渔夫〕
它没有严格按照时间线索来安排展线,而是以中日双方对峙的紧张状态为主体装置设计,用大量模拟的立体展项来营造出战时紧张的氛围,这种展陈方式,更容易调动参观者的情绪,也更能达到展览所要的效果,很聪明的做法。
官方如是介绍:“整个展览划分为日军占领区和中国军队反攻阵地两大部分,在日军占领区,主要是通过图片和武器来展现日军践踏下龙陵的惨状、松山的工事、当时日军的装备和弹药等等;在中国军队反攻阵地,主要是展示远征军的武器装备、生活起居、以及著名将领和龙陵三大战役的情况。另外,还展示有龙潞抗日游击队、美军装备以及滇缅公路的相关资料”。
▲展厅内景〔摄影:渔夫〕
上面基本上就概括了整个展览的内容。
在馆外,还有一个日军的碉堡,这座碉堡是钢混结构,呈六角形。钢筋裸露在外,枪眼也被蜘蛛网所缠绕。这样的碉堡原有4座,合称为“东卡碉堡”,分设于路口左右两侧,现仅存右侧路边一座。
▲日军碉堡〔摄影:渔夫〕
碉堡依地形坐西南向东北,以钢筋混凝土浇铸成六边形,占地面积10平方米,高1.8米、壁厚0.2米。碉堡西南面为螺旋状入口,其余各面分设三组窄槽状射孔,可对公路及周边田坝形成俯射控制之势,当年曾常驻一个小队的兵力防守。
1944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三路大军合围龙陵,负责东卡一线攻击任务的第8军荣誉第1师数千人在这里遭到守卡日军的顽强阻击。在多次炮火轰击和组织敢死队冲锋均无收效的情况下,从增援部队调来新式火焰喷射器实施火攻,才最终将守敌460余人彻底清除,打开了大军攻取龙陵城区的主要通道。
▲龙陵日军罪证遗址〔摄影:渔夫〕
东卡之战是整个龙陵反攻中最为惨烈的要塞攻坚战。目前碉堡上尚还存有当时激战留下的累累弹痕。碉堡作为龙陵日军侵华罪证之一于2004年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松山战役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这座碉堡就是国保子项之一。
▲日军碉堡〔摄影:渔夫〕
另外纪念馆旁边还有一面硕大的大型浮雕景墙、修筑滇缅公路使用的石碾子和钟亭。
▲修筑缅缅公路用的石碾子〔摄影:渔夫〕
顺便提一句,博物馆往西北方向600米,还有董家沟日军慰安所旧址,也是松山战役旧址的国保子项。
1942年5月4日至1944年龙陵沦陷期间,日军从韩国等地征骗来十余名慰安妇安置在此供其淫乐。在远征军反攻激烈、兵临城下之际,为毁灭证据,慌乱垂死的日寇在穷途末日时仍不忘将这些无辜的慰安妇残忍杀害。
我是因为行程匆忙,没来得及,姑且留待以后吧。
▲美军口缸〔摄影:渔夫〕
▲难民证〔摄影:渔夫〕
▲日军“三八”子弹〔摄影:渔夫〕
▲日军剃须刀〔摄影:渔夫〕
▲输油管卡〔摄影:渔夫〕
▲行军床〔摄影:渔夫〕
▲远征军刺刀〔摄影:渔夫〕
▲远征军大衣〔摄影:渔夫〕
▲远征军信号弹〔摄影:渔夫〕
▲日军滤水器〔摄影:渔夫〕
▲八二迫击炮炮弹〔摄影:渔夫〕
▲日军手雷〔摄影:渔夫〕
▲重机枪〔摄影:渔夫〕
▲炮弹〔摄影:渔夫〕
▲远征军机枪与弹药〔摄影:渔夫〕
▲远征军武器特写〔摄影:渔夫〕
▲迫击炮〔摄影:渔夫〕
▲军用水壶〔摄影:渔夫〕
▲远征军火焰喷射器〔摄影:渔夫〕
▲日军单兵装备〔摄影:渔夫〕
▲远征军单兵装备〔摄影:渔夫〕
近日,龙陵县公安局龙山派出所联合龙陵法院就辖区诉源治理工作进行深入座谈交流,讨论研究联动办案、配合办案的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双方调处矛盾纠纷中的优势互补。会上,龙山派出所就辖区内关于处理矛盾纠纷类警情的调解工作情况向与会人员作了说明。龙陵
2019年11月份,我与朋友几人为了寻访滇西抗战遗存,从大理驱车到了龙陵,在去之间也没做太多功课,只知道龙陵抗战是整个滇西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概的做了一些知识储备。我们都知道,从1942年5月4日日军占领龙陵起,至1944年11月3日
一、各乡镇人口与土地保山昌宁县1 田园镇63541人保山施甸县2 仁和镇55063人保山龙陵县1 龙山镇53740人保山施旬县1 甸阳镇52568人保山龙陵县2 镇安镇44728人保山施甸县3 由旺镇41142人保山昌宁县2 卡斯镇4023
近年来,保山市龙陵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争当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迈出坚实步伐,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美誉度持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人文美成
保山市龙陵县素有“滇西雨屏”的美称,夏季的龙陵,虽然雨水不断,但依然花香四溢、瓜果飘香,民族特色各显风采、美味食物层出不穷……龙陵的夏天,除了似火的热情,还“五味俱全”……花香满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盛夏七月,是龙陵县勐糯镇
“百日行动”开展以来龙陵公安持续加大对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近期以来共破获一起非法持有枪支案查获疑似射钉枪3支、弹珠910颗收到群众主动上交气枪1支、180盒气枪子弹018月25日,龙江乡三台山村村民范某在家中翻到自己数年前开小卖部时
近年来,龙陵县龙江乡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全力推进乡村振兴。龙江“稻田公园”彩稻龙江,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民风淳朴,自古有“鱼米之乡”和“米屯粮仓”的美誉。如今,龙江乡紧紧依靠
龙陵县气象台2022年9月15日04时19分将9月15日00时20分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过去6小时我县龙新降雨量达114.5毫米,象达73.4毫米,预计未来2小时,龙新、象达仍有20毫米以上的降雨,需加强防范强降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宣传宣讲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龙陵县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喜迎党的二十大宣传工作。新闻宣传报道亮点纷呈。龙陵新闻通过开设专题专栏宣传,围绕迎接党的
傈僳族服饰近年来,保山市龙陵县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不断增强文化自觉自信,擦亮文化瑰宝,尽力留住近30万龙陵儿女的乡愁,让民族民间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龙陵,被自然眷顾的“滇西雨屏”,坐落在高黎贡山南麓,被怒江和龙川江环抱。怒江、
龙陵县气象台2022年9月15日00时20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过去2小时我县象达降水量为39.2毫米,龙新降水量为29.8毫米,预计未来4小时,我县西部、北部乡镇降水仍将持续,龙新、象达累积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需加强防范强降雨引发的
龙陵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九号)龙陵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郭正乾等同志任免职务的决定2022年8月24日龙陵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杨明腾 任龙陵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兼研究室主任;郭正乾 辞去龙
石斛是应用范围较广的中药材,同时也是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兰科花卉。云南省保山市的龙陵县,地处怒江流域,山多、树多、雨多。这里73.62%的森林覆盖率,为40多种兰科石斛属植物提供了天然“居所”。在龙陵县龙新乡荆竹坪村,蒋佳凤是最早种植石斛的人家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龙陵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
近日,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龙陵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技术人员在收回整理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红外相机在两个点位上拍到黄喉貂生活的踪影,尤其是在其中一个点位还拍到三只黄喉貂同框嬉戏撒欢的活动画面。黄喉貂。(红外相机摄于2022年8月)